English

提倡科学态度 反对危言耸听

1998-04-29 来源:光明日报 刘国正 我有话说

我欢迎报刊上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讨论,提出的问题是重要的。希望形成一次祥和、冷静的科学探讨,成为推动语文教育进一步改革的强劲力量。

不言而喻,谈语文教育的问题,不意味着否定成绩。近二十年来,语文教育改革的成绩是显著的。一、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教学大纲,拨乱反正,恢复了语文课应有的性质和功能。二、实施一纲多本的政策,结束了全国使用一套课本的局面。三、继承传统经验,借鉴海外经验,开展了空前活跃的教学研究。从南到北,出现若干位成绩卓著的语文教师,他们的教学思想和经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。四、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。香港中文大学的施仲谋先生通过大量的调查做了内地、台湾、香港、澳门等地初中语文教学的比较研究,结果内地名居首位(见《语文能力测试与比较》语文出版社出版)。这不是讲套话,是事实,是对广大教师、教育研究人员及领导部门长期辛勤劳动的尊重。

但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也是严重的,如任其发展,可能导致改革的失败。有老问题,有新问题,教学思想、教材、教师、教法,各方面都存在问题。但当前,最突出的、影响全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,是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严重损害。语文教学本来就存在偏于技术训练的问题,受到应试的扭曲,更有不良的发展,陷入误区。一、把语文课的工具性简单化、程式化、刻板化。把生动的语文能力训练变成枯燥的纯技术训练。如大家所提出,忽略课文生动感人的因素,解词,分段和概括段意,概括中心思想,成为讲解许多课文的固定的程式,特别是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,却让他们一字不差的背诵现成的结论。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利。二、脱离生活,脱离社会。阅读,不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体验领会文章的妙要;写作,不重视引导学生开发生活宝库以为写作之源,只在写作方法上打转,这样阅读,难以获得对文章的真正理解,这样写作,只能养成八股调。三、练习题太多太多了,课外阅读和课外写作太少太少了。总之,消损了兴趣,闭塞了聪明,加重了负担,却并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,只是对应试有利,不改变还得了吗?应该指出,广大语文老师和教育工作者并不愿意这么做,而是迫于应试的巨大压力才不得不如此。

教材也存在着问题。初中教材,全国各地编写的八套半语文教材,经国家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,已在全国范围试用,由各省市自行选取。我认为这几套教材各具特色,达到一定的水平。但既是试用,还要改进。目前提出意见较多的是高中语文教材。这套教材是七十年代末编写的,起了拨乱反正的作用。后来几经修订,有所改进,但仍是原来的框架。现在看来,在一些方面陈旧了,不适当了。根据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,正在编写高中语文课本。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已编出一二三册付诸试验。以后各册将陆续编出。当此换代之际,殷切地希望听到大家的批评,以期把新教材编得更好些。

我还要讲讲应试的问题,这不仅是语文一科的问题。领导方面虽然一再强调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,并制定具体措施,收效并不理想,千军万马通过独木桥,这浩浩荡荡的人流走向是一种难以阻挡的趋势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,有难言之苦。但关系到学生的前途,岂敢怠慢!拿中学来说,这六年,正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,却无间歇地受到沉重的学习负担的折磨,在诸多花样的考试和练习题的海洋里沉浮,学到的却大都是用来对付考试的敲门砖。这是培养人才吗?不是。我要大声疾呼救救孩子!我相信,这是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呼声。

提出问题,分析问题,现在该解决问题了。顺便说一句,毛泽东同志提出这个论断,强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,恰恰是反对党八股的。所谓解决问题,包括对一时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提出求得解决的看法,切不可把它变成“三股”。

我认为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,首先集中力量做好一件事,即切实进行升学考试体制、内容及方法的改革。这些年,有识之士已做过研究,教育领导部门也十分关注,应该说有了解决的条件。考试是迄今为止,是利多弊少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,国际上普遍运用。我们如果一方面大力提倡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,一方面通过改革,把考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弊病控制在很小的程度,整个教育会有很大的改善。语文教育本身的改革十分迫切,自然不能等待,可是只有减少应试的干扰,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。

顺便说两点意见。第一,语文教育一向是个老大难的问题,徐特立同志曾说,语文教学的问题,近百年来未能很好地解决,叶圣陶同志也说,半个世纪未能很好地解决,可以看出它的复杂程度,因此在讨论中有必要提倡良好的学风,采取心平气和、互相尊重、实事求是的态度谈问题,挖苦讽刺,或危言耸听,无助于问题的解决。我们编写语文教材的历史很长,领导和参加选定课文的专家大都已故去,其中有德高望重的语文教育家、文学家,有著名的散文家、现代文学史家、语文学家。考虑到这个因素,使用那种语言更显得不妥。第二,讨论所依据的事实要尽可能求得准确。多一点交流和对话,不准确之处会大大减少,这对讨论是有利的。

(作者单位:人民教育出版社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